![]() ![]() |
努力为拍卖各方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
作者: 文章来源:哈尔滨北方产权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叶萤 点击数 179 更新时间:7/13/2010 9:42:29 AM 文章录入:lijinming |
|
“106万15号第一次,106万第二次,106万15号第三次,成交!”随着国家注册拍卖师马丽荣清脆的槌声,哈尔滨北方产权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于 同这种火爆拍卖场面格格不入的是,近年来,随着拍卖业务量的增多,拍卖场次的增加,拍卖会上的“怪现象”也随之而来,那就是游走于各拍卖会现场的“职业竞买人”逐渐多了起来。他们以“竞买”为职业,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拍卖会场,在时机成熟时会“出手”举牌应价,以较低价格获取标的,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以“竞争”为要挟条件,通过和其他竞买人私下协商从中获取“收益”。这种游走于法律边缘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竞买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使委托方和拍卖公司的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如何有效防范这些人的相互串通、恶意竞价,有效保护拍卖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许多拍卖公司非常头痛的一件事。哈尔滨北方产权拍卖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在此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如采用电子竞价、密封报价与电子竞价相结合两阶段报价、竞买人在竞拍之前相互隔离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恶意串通现象,保障了交易安全,实现了拍卖资产的保值增值。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何种方式防范竞买人之间的恶意串通效果最佳,应视标的种类、竞买人数量以及现场不同情况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针对该场拍卖会标的较多、竞买人多达20余位、标的分属哈市中心区域和阿城区且以阿城区为主的特点,拍卖公司在发现部分竞买人有相互串通苗头之际,及时将竞买人在拍卖会前分别安置在多个房间休息等候,待拍卖会开始时分别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会场,由于竞买人无时间进行“整合”,拍卖会正式开始后“步调”不一致,有效避免了恶意串通现象,减少了人为干扰,保障了竞价充分。而在此前一天召开的另一场房产拍卖会上,公司根据竞买人数较少、有近一半为“常客”、标的仅1个的情况,采取密封式报价方式进行拍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该标的增值率高达45%,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通过经常变换拍卖方式令“职业竞买人”无法适应,是公司通常采用防止恶意串通的手法,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完善以及电子化交易手段的增多,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方法能有效地阻止恶意串通,从而为拍卖各方提供一片更蓝、更洁净的天空。 |